80%研究都是錯的 醫學效果被誇大 (http://udn.com/news/story/9/1199252-80%研究都是錯的-醫學效果被誇大)
評論:
醫學研究的結果發表,和科學與工程研究的結果發表很不一樣。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研究的結果發表,不會馬上被人們接受,都得等其它研究機關重複同樣的研究實驗,交叉比對,得到同樣的研究結果以後,才勉強登上大堂,即使上了大堂,還得戰戰兢兢,隨時可能會有新的研究來證明原來的結論是錯誤的。前一陣子,歐洲有研究室宣布找到比光速還快的情況,也有美國的大學宣稱找到宇宙大爆炸的證明,兩件研究發表剛剛說出口沒幾個月,馬上被其它研究中心拉下來。工程研究的結果發表更加「現實」,如果研究結果無法在真實的產品表現出來,即使是「正確的」,也沒有多少人會在意。
醫學研究的結果發表大不相同,即使在主流醫學期刊上發表,也很少有深入的「peer review」,只要論文本身看起來「合情合理」,主編就會讓論文上期刊,更不用說會有其它研究機構來重複研究、交叉比對。更嚴重的問題是經費來源,很多的醫學研究經費都是由藥廠或其它利益機構提供,如果你的研究結果不是「他們想要的」,你明年就拿不到經費。我有位朋友在歐洲做流感疫苗的研究,他說他們的經費全是生產流感疫苗的公司給的,他們研究的原始數據根本顯示流感疫苗無法有效避免流感的傳染與散播,他們還是得辛苦的想辦法,在原始數據中硬找出一些理由來支持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否則他們整個研究群就沒錢花了。
所以,我們常常在報章雜誌中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醫學研究結果,一下子說喝咖啡可以降低心臟病的機率,一下之說咖啡對人體有害,一下子說每天喝紅酒可以避免中風,一下子說每天喝紅酒會導致肝癌,一下子說什麼什麼可以治癌症,一下子那個治癌的東西有突然沒人再討論了.......。給一般大眾隨便看看就算了,問題在於很多醫學研究人員常常在沒有自己研究實驗證實下,就直接引用前人「沒有重複驗證」的醫學研究結果,把新的研究建構在「似是而非」的理論上,不斷累積更多的錯誤。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十年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以比較嚴謹的方式,重新檢視臨床上常用的「標準治療程序」。結果發現,這些每天使用在數以萬計病人身上的標準治療程序,大約有一半是「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很可惜,即使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發現了這樣大的錯誤,臨床上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原來無效或有害的標準治療程序,在今天仍然被使用在絕大多數的病人身上。
Prof. John Ioannidis的簡介:https://med.stanford.edu/profiles/john-ioannidis
(http://andylee.pro/wp/?p=3021)